Pages Menu
   
Categories Menu

6月19-26日,英途率队中信产业、元璟资本、松禾资本、知卓资本等知名企业家潜入硅谷,深度对话20多位硅谷VR标杆公司高管,带来第一手的新鲜观点,小编整理出VR现状、中美行业对比及未来的投资建议以飨读者。

中美VR:在两条阶梯上“平行创新”

★从整个生态产业链角度看,原来中国的PC和移动端以流量驱动为主,由于人口众多有流量红利。而美国和以色列的公司主要以技术,创业和沉淀为驱动力,这两种驱动在VR领域现在有了交叉。美国公司愿意打入中国市场,愿意跟中国平台合作,中国的技术也比前两个时代明显加强,一定会比以前发展得更快更好。

★目前大部分的美国VR公司都处于非常“焦灼”的状态,基本都是依靠2B市场苦苦支撑。且美国VR市场已经趋于冷静,融资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而目前,中国VR市场较热,但是这种热度是资本等外力因素主导的。

★中美两国VR的发展不仅起跑线不一样,连赛道都不一样,因为中美两国的市场是非常不一样的。中国市场有其特殊性,举例来说,即便苹果、三星非常强大,小米等国产手机也拥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在VR领域同样如此,国内公司或许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其产品也更能在国内落地。在国外很流行的产品或应用场景在国内不一定会落地。



英途硅谷VR考察行程中,途友在Zspace合影

★中美不谋而合地将眼光聚焦在VR/AR上,而机关的偏向却不尽沟通:美国更偏重技能自己,而中国则更存眷贸易上的应用。

★在美国,基本上是“内容掌握在谁手里通过谁来发行”,这个和中国市场完全不同,在中国,“尽管大量创业公司都在开发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是最终还是大的发行机构会拿到它的优先权。”

★中国是非常奇特的市场,在线视频比美国起步早,如今真人秀的节目、YY,9158这些真人秀平台太多,很快就会变成利用3D、利用VR技术做真人秀,这个市场中国已经培育了好几家中美上市公司。视频和直播平台,将是内容变现最快的领域。


★中国的创业公司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执行力普遍很强。特别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和行业,如果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进行较量,中国公司会占上风。而美国创业团队胜在视野、创新和聪明的想法。这也在一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执行力上的不足。

VR现状:鲜花与荆棘并存

★VR的发展现在有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运算性能的提升,这是这项技术迅速普及的关键。二是轻薄化,这让它真正走进更多家庭和用户。但这个路径还需要更多时间,因为它不只受限于计算性能和电子方面的难关,还受制于光学,而光学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突破了。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做小型眼镜,但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VR技术的进步会比想象更快一些。

★VR在国内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的VR产业迅速爆发,在短期内资本大量注入,商业展示、线下体验店等多种形式的商业化进程遍地开花,但一方面又缺乏足够成熟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持长期发展。众多的VR 线下体验店基本主打单一内容体验,盈利来源于消费者对于VR的好奇心。这并不利于VR的长期发展。

★从硬件看,现在的VR,离真正的“沉浸”相距甚远,甚至连基本的视觉技术也还不够精美。产品如何进行下一步迭代,人在虚拟现实的场景下如何更自然地交互,这些问题都还未解决。体验者能明显感觉到时延、重影和模糊感,这些都需要技术的突破。

★VR设备对基础设施、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现在一些带宽还不够用。

★从内容上分析,用户也常常找不到想要的数据和内容。由于内容还没有完善,加之虚拟现实技术本身还有太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现在谈平台聚合和用户黏度还太遥远。”

★人才匮乏。国内许多企业高薪聘请VR人才,但专业的、高素质VR人才尚难寻觅,通常做法会是从其他软硬件开发部门借调人员,临时跟风拼凑起VR业务部门,当前VR开发人员大多是从游戏、动漫、3D仿真、模型等行业转型而来。

★目前投资界对虚拟现实的看法两极分化:一拨人觉得这个东西还太早太初期;另一拨人觉得必须尽早布局。但目前VR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行业标准也尚待建立,需要内容和硬件的互相促进,巨头都在蓄势布局,伺机而动。短时间内,在产业链上能够挣钱的,只有那种收费式的VR体验馆。


微软Hololens首席架构师Bernard为途友做演示

VR未来:爆点在VR游戏(预言帝)


★和此前智能机的成长路径雷同,5到10年之后VR大概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呈现一个重大的进步。

★和VR影视相比,VR游戏会迎来更早的爆发。具体而言,具有多人交互性的、冒险类的VR游戏更容易成为爆点,目前大家都期待VR有一点像当年的《愤怒的小鸟》或者是《植物大战僵尸》,可以引爆游戏市场。(注:投资人说这句话的时候Pokemon还没出哦)

★从内容上看,这次在美国看到的内容让我惊讶。第一梯队的移动游戏公司和视频公司,有20%的能量已经往VR开始铺。而游戏公司基本达到40%~50%。我原本以为还停留在Startup,现在看来这个东西实现比我想象的要快,大公司也不止是观望。VR在5年~10年,是足够形成时代的行业,所以今天我们珍惜站在前列的机会,一起探讨时代的话题。

★由于中国特殊的生态,中国厂商在明年会有所突破,带动一波内容和生态链周边的公司爆发式的增长,也有热钱投入。但是这个产业是长期性的,每个阶段的内容都不是终极形态,应该在其中寻找短期和长期的机会,在浪潮中发现有价值的公司。
 
投资建议: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可供交易货币兑包括八大基本货币、离岸人民币、港币、俄罗斯卢布以及虚拟货币比特币。 只要点击用户名即可查看牛人最近做单纪录;点击下方+号键即可一键复制牛人的投资组合,且买进卖出自动操作。不管你手头有多少资金,都会等比例按照牛人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实现财务自由不是梦。★对于国内市场而言,VR硬件投资的早期机会已经没有了,反而大家开始投一些AR相关的早期硬件。(从产业来看)国外的PC端头显设备会更强,而中国公司的供应链优势和价格优势,会在一体机上更有市场。

★如果牵扯硬件,一定是硬件结合了某一种云端的能力或者是服务。单独靠硬件本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调动云端的计算能力——这个计算能力是很高的门槛,而且这可能才是可行的商业模式。

★对比我们已经经历的PC和手机阶段,VR发展预先启动的还是硬件,头盔厂商为源头拉动整个产业,我们的投资机会就在于未来可能占有头盔市场份额公司。从内容来看,VR内容的成本远远高于以往,但消费群体却远远低于现在。如果没有强大的硬件厂商试图推展自己的生态圈,现有的内容生产商将很难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现金流长期地生存下去。也就是说,目前这个阶段还是处于依附于硬件厂商的生态圈。

★如果一定要投资某项生意,我建议可能要与垂直领域结合,而且用户愿意买单,比如消费、旅游、家装,或者我们参观的VR娱乐中心,一定要选择跟行业应用结合非常紧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项目。

★在软件方面,VR的成熟度主要在近距离视觉冲击最强的应用,我们看好VR直播,未来VR要基于屌丝化。Mobile VR的兴起将毫无疑问,并且对于产业和内容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投资Mobile是最直接和理性的投资方法。

文来自于英途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相信,对全球商业新锐与热点的探思,将改变中国商业的未来!
  • 英途,与全球商业面对面。王石、周鸿祎、孙振耀、金志国等近百位企业家曾参与我们推出的英国、以色列、日本等全球交流合作项目。
  • 关注全球商业趋势,请关注@英途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