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途邀请行业领先企业家参加了以创新为主题的以色列访问之旅。由奇虎360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带队,行程历时一周,本文为此行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对话索尔•辛格
索尔•辛格最著名的身份是《创业的国度》一书的作者,同时也是一家风投基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此行的第一项日程就是与索尔•辛格的早餐会谈。
辛格先生在欢迎辞中首先称赞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显然以色列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是非常向往的。他在致辞中提到的观点基本来自《创业的国度》这本书,于是访问团成员们针对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纷纷向辛格先生发问。
高科技,不仅限互联网
辛格先生在回答问题时指出,前不久Waze以高价卖给谷歌,显示了以色列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就,但是以色列的科技创新并不仅限于此,实际上有大量的创业公 司在解决许多领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有了智能手机的帮助,移动应用可以和这些解决方案结合。这也是目前以色列科技创新的一个新趋势。
此外,Waze被收购有一个代表性的意义,那就是象征着以色列公司也可以涉足消费互联网领域,目前已经有许多以色列本土公司就在耕耘消费互联网市场。上 一家成功投资退出的消费类以色列互联网公司还要上溯到1996年被AOL收购的ICQ,Waze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成功的投资退出案例出现。
以色列人的思维和性格特质是否有助于创新?
周鸿祎向辛格提问,希望展开讲一下《创业的国度》这本书中描写了以色列人喜欢辩论、互相挑战的文化,相较之下,中国公司内部的辩论和讨论往往却会导致 “意气”。辛格表示,犹太人喜欢讨论、挑战权威,比如《塔木德》这本犹太经典就是记录了神父和智者之间的对话辩论。重要的是,不仅仅让获胜一方的观点得以 表达,同样也展现将处于下风一方的观点,而不是只讲一家之言。
“你好,我要收购你。”“没问题。”
辛格在回答虎嗅提出的问题时指出,的确,以色列创业界始终存在这样一种自我批评的声音,那就是以色列公司研发了核心科技,但是往往却被(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大公司)收购,以色列的科技创业是否只能受限于此?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不难得出答案。
当辛格在其他国家访问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以色列有这么多创业公司?而我们这里却都是大公司?”辛格想问的却是:“为什么以色列没有这么多大公司?”
像Facebook和Apple这样的公司,都是建立在现有的科技成果之上,运用市场营销等手段,让人们热衷购买或使用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从历史上来 看,以色列创业者在技术研发方面非常强,但是对市场却不了解。此外,辛格还指出犹太人“不满足(dissatisfied)”的性格让人无法适应大公司朝 九晚五的安逸生活,犹太人在思考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认为一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都是以色列没有产生许多大型公司的原因。此外,考虑到以色列的国土面积 和人口数量,虽然一些公司仍旧被称作创业公司,但实际上相对规模已经不小了。
辛格认为,以色列人把拥有许多创业公司这件事太认为理所应当了。其实这是以色列很大的一个优势。如果把国家看作人的话,国家之间的合作应该像拥有不同优 势的人相互合作一样,优势互补。而美国公司对以色列初创公司的收购,恰恰就是一种优势的互补。看起来,辛格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以色列人对于收购 并没有那么“不满足”。
尽管如此,辛格表示,受到Waze的鼓舞,现在有更多的创业公司有信心在面对收购邀约时坚持更长时间的独立,获得更大的利润。像以前那种一接到收购电话就答应卖的情况,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