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小国,新加坡何以要向以色列学创业?
最近我在新加坡参加一个创业者大会期间,一家当地从事客户服务聊天工具开发、名为Zopim的创业公司以3,000万美元卖给位于旧金山的客户服务软件公司Zendesk,而这家公司已经申请了在美国IPO。Zopim的成功退出,在新加坡当地创业圈内引起一阵兴奋。
这桩并购从金额来看不仅在美国硅谷,而且在中国也不足大惊小怪。新加坡人之所以兴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业者出自新加坡大学、公司成长于当地的创业机构及孵化器、而且早期投资是政府的种子基金,可以说是新加坡本土创业公司典型。
新加坡年轻人愿意创业吗?这个500多万人口的城市国家,以富裕、整洁、高效而闻名于世。这里的人们彬彬有礼,墙上找不到涂鸦;我在想,水至清则无鱼,年轻
人受到良好教育,循规蹈矩,毕业后可以到政府当公务员、到金融机构当高级白领、在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里体面地存在着,为什么要创业呢?而且新加坡的市场太
小,中国随便几名辍学的大学生,合伙攒一个手机应用,不出一个月其用户数可能就会超过新加坡的整个人口数。哪个风投愿意在这么小的市场下注却无法退出呢?
新加坡从政府到大学都已经意识到其缺乏创业与冒险精神。对比另一个小国以色列,新加坡各方面的条件要优越很多,但以色列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新加坡政府在
研发及教育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期望尽快转型为创新型经济,但将科研成果与专利商业化,新加坡需要一大批创新者、创业者与颠覆者。
针对其市场狭小,我请教了新加坡的一些企业家和教育家:新加坡可以学习以色列,为更大的市场创新,从更大的市场退出。以色列自己成为硅谷研发的后院,风投主
要来自硅谷,而退出主要是华尔街。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永财博士告诉我,以色列有特珠性,如其创新机制与军方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犹太人在美国
金融界甚至军政界广泛的影响力。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两个小国的市场都无法支撑一个独立的创新体系。正如其在全球自由贸易时代成为转口贸易中心一样,新加
坡必须在全球创新坐标上中寻求自己的新的定位,成为更大市场的创新和创业的新的枢纽。对于新加坡来说,中国应该是比美国更具前景的市场。新加坡国立大学已
经在中国苏州建立了研究院,在这里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创新研发、技术转让及企业孵化。
新加坡在创业、创新领域多年不懈的投入开始结果,尤其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企业机构(NUSEnterprise),创业教育与创新孵化持续多年,近几年陆续
有一些小公司成功退出,正在迎来收获期。陈永财告诉我说,企业机构2002年设立,到目前已经与八个海外创新中心城市的最著名大学建立合作项目,包括硅
谷、费城、上海、斯德哥尔摩、印度、北京、以色列、纽约等地。国立大学每年选取有明确创业计划的学生,向每个地方送20位左右,在当地大学学习,并且必须
到当地的初创公司申请到带薪的实习生职位,为期一年。
该项目被称为“体验式创业教育”,这些学生回到新加坡,就像一批创业与创新种子,经过优化之后,重新植入新加坡的创新土壤,他们把各地最新的创业文化、技
术、商业模式,以及梦想带回新加坡,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创新部落,不断有新的思想碰撞、相互激发,有一部分人很快就进入大学的孵化器。新加坡国立大学坚
持十余年,已经渐成气候。负责国大企业机构项目的CEO曾莉莉女士,曾经是一位成果丰硕的医疗科学家和精力充沛的投资人,多年从事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
她告诉我说,企业机构总共培养了1,500名学生,从中产生了180家初创公司,其中有约100家目前还在成长。国立大学的企业机构成为新加坡的创业“黄埔军校”。
新加坡政府正在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为其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技术,许多创新企业针对东南亚这个周边大市场获得成长空间。日本电商巨头乐天去年曾以2亿美元收购一家新加坡视频网站Viki——新加坡人口讲英语、中文、马来语,使其创业人才具备了独特的文化优势。
新加坡被称为亚洲的瑞士,会成为亚洲的以色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相信,对全球商业新锐与热点的探思,将改变中国商业的未来!
- 英途,与全球商业面对面。王石、周鸿祎、孙振耀、金志国等近百位企业家曾参与我们推出的英国、以色列、日本等全球交流合作项目。
- 关注全球商业趋势,请关注@英途 微信微博。